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居住着25个少数民族,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属于本民族的多姿多彩的文化。在作家们眼里,云南是一块“题材地”;在编辑的眼里,云南是一片“富矿区”。在出版资源共享的时代,云南的出版人不知多少次目睹中央和外省的出版单位将“宝藏”挖走。作为云南人,我们高兴别人对云南民族文化的开掘;作为云南的出版人,自己的出版资源被挖走,心里不禁有点儿痛。90年代以后,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向云南各出版社提出了搞“精品工程”和“银行工程”的要求,滇版图书开始在全国各书店亮相。但云南的出版人依然觉得底气不足,以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己任的“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”和出版界的最高奖——“国家图书奖”依旧是空白。
我心中一直有个想法:编辑出版写云南的、云南人写的图书,冲击云南出版人还没有得到的大奖。
机会在1997年夏天降临了。那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傍晚,新闻联播中播报了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的女县长魏红获得首届“人民满意公务员”称号的消息,我心中的灵感被点燃了。
做一本关于佤族的书!我随即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时任云南人民出版社文艺部主任的杨仲录,拥有30余年出版经验的他也激动起来,击节称好:“我们要写一本佤族在新中国大家庭中生活、发展的书,要写解放后的佤族的无数个第一:第一个人民教师,第一个医生,第一个大学生,第一个女县长,第一个演员……”
究竟请哪位作家来写这本书?这让我们陷入了沉思。但有一点很明确,就是必须请云南作家担纲。认真考虑后,一个名字进入了我们的脑中。他就是黄尧。
黄尧,云南省作协副主席,1981年获得全国报告文学奖。他曾多年在少数民族山寨生活过,还为培养佤族的第一个女作家出过不少力。写佤族,云南作家非他莫属。
我们的诚意唤起了黄尧的“少数民族情结”,他欣然应允,没几天,他就拿出了写作提纲,并把这本书定名为《世纪木鼓》。为写好这本书,黄尧三上佤山,在村村寨寨中穿梭,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劳,流了多少汗水。由于历史上的佤山受文化落后的制约,素材和资料的收集异常困难。但当黄尧从佤山上下来,大家都惊讶于他的收获。为编好该书,杨仲录在电脑前守了数十天,为了一张照片,他找遍了所有认识的人。为了做到装帧精美、图文并茂,这本书的两位装帧设计编辑西里和鞠洪琛,倾其智慧,多次邀请黄尧作“思想碰撞”,最后,终于设计出了后来被女主人公魏红称为“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我们佤族的书”的封面。
现在,在西盟佤山,佤族兄弟们称《世纪木鼓》为“我们的书”,“我们的《三国演义》”。
(编者注:《世纪木鼓》获本届国家图书奖)